巧手战“疫”,儿医裁缝赶制600套简易保护围脖
疫情之下,部分医护人员在做可能发生气溶胶或喷溅操作时所做的防护措施,不能保护到他们裸露在外面的脖颈。幸而一群心灵手巧的“儿医裁缝”们制作了一款一次性简易保护围脖,既能保护脖颈,预防感染发生,佩戴操作又简便。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一次性手术隔离衣均为圆形低领设计,此类防护服穿着后医务人员的脖子和工作服衣领均暴露在隔离衣外,容易受到飞沫的污染,造成医护人员的感染。就目前国内和国际疫情发展情况看,防控工作仍会持续一段时间,防疫物品仍然有较大的缺口。为了能让包括门急诊预检、呼吸科、消化科、重症监护室等科室在内的重点岗位医护人员得到最大限度的防护,又能节约防护用品,在护理部陆群峰主任的牵头下供应室自行设计了一款一次性简易防护围脖。
“这些围脖都是我们纯手工制作的哦,利用的都是手术器械包装的无纺布边角料。”供应室护士长刘佳说。借来裁缝剪刀,买来简易缝纫机和针线,儿医供应室“裁缝铺子”就这么开张了。刘佳带领小伙伴们自己踩线、自己缝针,根据一线反馈不断改良,一片小小的围脖先后改进了六版,最新版本的下颚角采用“浅U”形设计可以很好的贴合口罩下缘,脖颈和肩膀处采用“蝙蝠翅膀”式的翼型加长设计,可以很好地保护使用者脖子和衣领,而且适合各种胖瘦体型的人员。既能保护工作人员裸露的脖颈、衣领免受飞沫污染;一次性使用后丢弃,避免反复使用而增加感染风险。
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供应室“裁缝铺子”已经相当熟练,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制作200条围脖,现已累计制作了680件给临床试用,最多的已经使用过7次。同时还对试用者发放了满意度调查意见表,根据反馈的集中性意见还会再做改进。
撰文/徐运
转载自医院暖心关爱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