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儿童医院,欢迎您到来! 供应商平台
 
— 医院动态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让更多“金童玉女”重获新生——我院血液科骨髓移植技术达到同业先进水平
发布日期:2018-03-07发布人:

让更多“金童玉女”重获新生

我院血液科骨髓移植技术达到同业先进水平

视频截图中这对向医务人员拜年的“金童玉女”,帅气阳光的男孩是去年在我院完成骨髓移植后逐渐康复的王胜(化名),笑容甜美的女孩则是他的亲姐姐,也是移植供体的提供者。

 

康复患儿拜年视频截图

 

时间回到两年前,还在读初中的“篮球少年”王胜回家总是抱怨骨痛。起初家长认为多半是打球伤着了,也没在意。不料发展到后来,腰部、颈部、腿部……无端全身各部位酸痛,经过当地和杭州多家医院的会诊,最终这个普通务工家庭得到了一个难以接受的诊断报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几经治疗-复发,最终在亲友的推荐下,王胜被送到儿童医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由于担心自己的病情给这个普通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性格内向的王胜一度还萌生了放弃的念头,几乎是被母亲“拖”到了上海。

幸运地是,在这里他遇到了血液科蒋慧教授和她的医护团队的精心医治。经过评估,最终蒋慧的团队确定了骨髓移植的治疗方案,并且成功地找到了合适的配型——王胜其中一位亲姐姐。移植手术于2017年5月成功完成。之后,王胜相继遇到了感染关等考验,体重也一度由98斤降至70斤。但坚强的他最终挺了过来,10月底顺利出院,并定期随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本沉默寡言的他在接受了性格开朗的姐姐的供体移植后,连性格也被“移植”了,变得阳光乐观了很多。在回忆自己漫长艰辛的治疗过程中还能不时绽放笑容。“我十分感谢在我住院的时候,大家对我的关心。”王胜回忆说,住院的时候护士事无巨细地叮嘱他,包括用餐。手术前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都要“重要的事情说N遍”,就算出院回家后,主治医生陈凯仍每隔几天都要给他打电话询问他的病情。当然,最难忘的还是血液科的蒋慧教授,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蒋教授就像母亲无微不至地关心我”。有着感恩之心的姐弟俩时常惦念着蒋慧教授,过年也不忘专门拍摄视频送来祝福。

把蒋慧教授视作亲人般爱戴的又何止王胜一人。蒋慧的胸卡正面贴着“冰雪奇缘”两位公主的贴纸,背后则贴满了米老鼠等迪士尼卡通人物头像,这些都是与她亲如家人的“小宝贝”们送给她的。就连称呼床位医生负责的病人,她也是称呼“陈凯的宝贝”、“张娜的宝贝”……而不直呼“XX的病人”,这种仿佛骨肉相连的医患亲情,既来源于细致入微的服务,更来自于过硬的医疗技术。

儿童医院血液科于2016年8月在北京西路院区开展非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迄今共完成18例,出仓率100%,移植植入率94.4%总体生存率(OS)88.9%,脐血移植治疗免疫缺陷病6例,难度非常高的半相合移植难治复发性恶性血液病完成8例,挽救性移植2例,均获得可喜的成功。其中有父救子、同胞兄弟姐妹的相助,使得血液科移植技术达到同行的先进水平。

这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一度瘦得皮包骨,长期不明原因的腹痛腹泻让其饱受煎熬。经过血液科蒋慧教授与消化科张婷主任等专家共同的努力,在查阅了大量文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之后,通过基因检测,终于发现他罹患的是一种极为罕见的“IPEX综合症”,一种通常伴有严重水泻和胰岛素依赖型(第一型)糖尿病的遗传综合症。要治疗该疾病最彻底的方法就是骨髓移植。这位“宝贝”也是幸运的,他得到了哥哥的供体,顺利完成了手术。与王胜类似,他的性格也被“移植”,原本调皮捣蛋的他变得“文静”了许多。

 

患有罕见病“IPEX综合征”患儿在接受骨髓移植后成功康复

 

儿童医院血液科通过这些清髓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纠正了免疫缺陷病患病的缺陷基因、清除了难治复发白血病造血环境、重建了难治性重症再障患者的免疫微环境,使得这些患者重获了新生,同时也拯救了一个个家庭。今年北京西路院区血液科将以半相合移植(单倍型相合骨髓移植)为突破点,力争完成10-15例半相合移植手术,让更多“宝贝”重获新生。

康复患儿、家属与北京西路血液科蒋慧教授团队合影

 

 

宣传文明办

 

分享到: